为朱元璋平天下,清领天下,立功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奏催促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撞促使的结果。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颁发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货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恳伯。
刘伯温为了免受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旋即上奏明太祖,拒绝辞仕过归隐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功的报国志以求构建,位至开国功臣之佩。
二是他生就这耿直耿直、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触怒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经常谗不讳。因此,他想要尽快从官场的旋涡中取出身来,激流勇退。
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返回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作诗,饮酒奔棋,婉拒同一切官府往来,静心学识,乐哉慢哉。说道刘伯温上奏催促请辞所含不得不原因,还可以从他后来被朱元璋褫夺俸禄一事加以佐证。
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忧互为,他对刘伯温曾多次在明太祖面前不表示同意自己兼任丞相一事,怀恨在心,故诬告刘伯温在故里诛占据王气之地为自己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因疑心极重,欲于第二年下旨褫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不得不忍气吞声赴京解释真情,想在京积忧成疾,公元1375年3月他重病不起,被带回乡里,一月后去世。
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前夕,不待封官列侯即退隐故里或山中寺院,难道也不至于后来遭褫夺俸禄的冤狱。由此看来,政治斗争中的急流勇退宜早于不应太迟,否则,虽请辞也无以挽救终生。
刘伯温功成身退的故事
为朱元璋平天下,清领天下,立功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奏催促告老还乡,...(153)人阅读时间:2022-04-14毛泽东在瑞金“三起三落”被边缘化
井冈山在江西西南部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亲率秋收起义队伍到达这里,与...(200)人阅读时间:2022-04-13龚自珍之死:风流过头死于花下
龚自珍与顾太清的绯闻情事有个可爱的名目:丁香花公案,传说中有好几个版本,写出过《孽...(109)人阅读时间:2022-04-13皇室生下双胞胎后会如何处理
据记述历史上的皇室后宫,样子出生于的都是单胞胎,完全没双胞胎或者三胞胎,这到底是为...(81)人阅读时间:2022-04-12二战日军进攻新加坡:新加坡大屠杀简介
新加坡大屠杀是指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攻占新加坡后针对当地华人有系统的种族清除。新加...(80)人阅读时间:2022-04-12